【AN不動產新聞網/蕭又安/專題報導】自疫情以來的房市多頭,造就2024年出現近年來最大交屋潮,統計內政部資料,2024年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達13萬8180宅,創下自1996年以來最高紀錄,全台進入歷年罕見交屋潮,此波是否在市場衍生巨大賣壓,有待時間觀察。市場人士指出「房地合一稅2.0」與「囤房稅2.0」,限制了短期交易、多戶持有的成本,除非是「口袋淺、沒辦法」的購屋者,否則,真正「非賣不可」的房子,恐怕不如預期的多,市場賣壓也許不如想像來得沉重。
交屋潮來了,2023下半年起使照量月月破萬宅
據內政部統計,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為13萬8180宅,刷新1996年以來歷史新高;全台住宅類核發使照總樓地板面積則達584.9萬坪,亦是自2007年以來最高。以平均工期約3年來看,約是自2020年起建商大舉推案,累計至2023、2024年陸續出現大批交屋潮,此走勢亦與房市大盤相符,上一波多頭房市起漲點,即是以2020年為開端,各地建商紛紛搶進,其中台中、桃園以重劃區議題著稱,前者更是這波大漲的主要區域,吸引開發商插旗。
建商延後推案到了盡頭,2024年建照量衝破15萬宅
另觀察內政部資料,2024年住宅類核發建照數量達15萬6791宅,較2023年成長約7.3%。觀察2024年數據,以8月核發建照達2萬1728宅最多,同時也創下從2006年有單月數據以來歷史新高,主因推測與央行要求建商需在18月內動工有關。若以2024年8月回推前18個月,即是2023年初,當時適逢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草案三讀過關,房市較顯萎靡,建商觀察市況而延後推案,致使2024年下半年湧現一波建照申請潮。
自2024年9月央行打房,沖淡過去新青安帶起的低總價案場買氣,雖說近期銀行申貸限縮問題已稍弱,惟房貸款利率仍屬較高檔次,亦打擊市場買氣,加上此波近年最大交屋潮持續推波助瀾,推案剩餘餘屋有待去化,種種原因之下,預估2025年使照、建照核發數量應相對低檔,因此2024年使照數量大舉成長的榮景,研判近年應難以重現。
房地合一稅2.0,逼得屋主起碼持有5年,賣壓未必沉重
市場人士表示,「房地合一稅2.0」新制修正了個人短期交易的房地適用高稅率持有期間。從舊版原持有1年內出售課45%,延長至2年內,並將持有逾1年、未滿2年課35%規定,拉長為持有逾2年、未滿5年。持有5年內出售都得適用重稅,以一般預售屋普遍持有期間僅2至3年情況下,幾乎只要投資客短期內轉賣預售屋獲利,就得負擔35%或45%稅負,所以,除非「真的沒辦法」否則屋主會想盡辦法,起碼持有5年後再轉售,讓稅賦從45%降為20%。
「囤房稅2.0」很多屋主都有「閃避措施」
市場人士也指出,至於「囤房稅2.0」的全國歸戶持有稅賦問題,其實,有這些障礙問題的買家,應該都在房屋交屋過戶前,辦好了「閃避措施」,儘可能的避開了「囤房稅2.0」,在「房地合一稅2.0」新制的限制下,也會把房屋持有時間拉長,會釋出到市場銷售被徵收45%高稅賦的案件其實「不會太多」。